勃生元招商代理
新哥:290162017
历史发生时,当事人看到的,多半只是事情发生的一个侧面,甚至是很不准确的一个侧面。
而我们在叙述自己所看到的事实时,又不可避免地会采取某种立场或角度。
因此,即使大部分人确实在说真话,那也有可能只是他根据所看到的片面事实,从他的视角,对事实进行的一种加工。
这么一个故事,或多或少,总是跟实际有些偏差。
当这种差别过大,以至于产生误导性、不完整或错误时,我们不但不能为他人提供准确清晰的信息,甚至有可能自己也被自己所编织的内容困住,成为自己叙事的囚徒。
被我们的家庭,我们的工作,我们的关系,我们的过去所囚禁。
看看朋友圈,其他人好像过得都挺好;发了消息还没回,她是对我有意见?
其实也未必如此。
有的人,只是不想展示自己地另一面,有的人,则只是不总看手机。
所以,保持谦逊,承认自己所知甚少很重要。
空杯心态,才会更好地去向当事各方逐个去探寻他们所认为的“事实”,从而在各种零碎的、部分的、片面的,甚至相互矛盾的“事实”的基础上,重建真相。
所以,不被情感所左右,尊重事实也很重要。
不先入为主地因情绪或情感倾向于一方,才能不偏不倚地努力“共情”于各方;
不因事实的好坏,就选择性的接纳或排斥,才可能避免在声声夸奖中逐渐“迷失自我”,也才不会因惊惧于负面因素过多,提前地灰心失望、投降屈膝。
有时候,人并没有那么蠢,只是缺乏诚实面对那个不堪自我或自我处境的勇气。
但这其实也是一个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取舍问题。
麻木一点儿,固然可换得一时的掌声和一夕安寝;但长远来看,立马改正的错误才是最小的错误,分析问题时对自己冷酷乃至冷血的审视,恰是为了避免把自己推入后来更大的危机。
这么想的话,剥开一些血淋淋的东西,似乎也就不那么难以接受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