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我们

勃生元招商代理

新哥:290162017

“钿头云篦击节碎”|钿和篦到底是什么?

发布者:勃生元官网发布时间:2023-10-22访问量:115

古代发饰多种多样, 有笄、簪、钗、环、步摇、凤冠、华盛、发钿、扁方、梳篦等。在一些诗句中也有与之相关的诗句,例如白居易的“钿头云篦击节碎,血色罗裙翻酒污。”杜甫的“白头搔更短,浑欲不胜簪。”又或者张翥的“琢就瑶笄,光映鬓云斜叠。”那么这些配饰到底有什么区别或者含义呢,我们通过这篇文章来了解下:

对于首饰,我们经常用来当做送人的信物,那么他们都有什么寓意呢?

更多关于首饰以及其中寓意的内容可以看之前发的文章内容:情人节,如何浪漫的送礼

栉 [zhì]梳篦

梳篦(shūbì),理发的用具,是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手工艺品。齿稀的称“梳”,齿密的称“篦”,梳理头发用梳,淸除发垢用篦。用骨、木、竹、角、象牙等制。梳篦是古时人手必备之物,尤其妇女,几乎梳不离身,便形成插梳风气。所以中国古代历来很重视梳篦的制作。春秋以前的梳子,不论形制多么复杂,装饰多么考究,它们的外形特征基本一致,都是直竖形,梳把较高,横面较窄,很少作方形或扁平的。从战国到魏晋南北朝,梳篦的材料一直以竹木为主,尤以木料最常见。梳篦的造型多上圆下方形似马蹄。

自魏晋在妇女头上流行插梳之风,至唐更盛,这种梳篦常用金,银,玉,犀等高贵材料制作。 

隋唐五代的梳篦,多作成梯形,高度明显降低,其质料及装饰视用途而别。宋朝以后,梳子的形状趋于扁平,一般多作成半月形。明清代梳篦传世甚多,基本上保持着宋代的形制。

(左边是篦右边是梳)

(左梳右篦,对比起来梳宽松篦密实一些)

(绘画上戴梳子的贵妇人,额前一上一下插了一对大梳子,还有无数簪子和金凤步摇。)

(清朝的梳饰,上面有欧式风格的图案。)

笄[jī]

是古人用来簪发和连冠的饰物,是簪、钗的鼻祖。笄是古时用以贯发或者固定弁冕的。在《仪礼·士冠礼》中记载:“皮弁笄,爵弁笄。”郑玄注:“笄,今之簪。”古代妇女经常使用笄来固定发髻。古代女子到了成年的时候就用笄将头发绾起,因此笄也指女子的成年礼。《仪礼·士昏礼》:“女子许嫁,笄而礼之称字。”郑玄注:“笄,女之礼,犹冠男也。”《礼记·内则》:“女子十有五而笄。”郑玄注:“谓应年许嫁,笄而字之。其未许嫁,二十则笄。”也就是说古时女子十五岁时许配的,当年就束发戴上,一直未许配的,最迟二十岁时束发戴上簪子。

发笄的使用源远流长,早在新石器时代,笄的使用已非常普遍,这点通过考古发现已被证实。如1976年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了一批骨笄,共出土499件,大多数在一木匣内,有的零散放置,有的成束放置,有的平放或侧放。大量骨笄已严重残碎,按其不同笄头,可分为夔形头、鸟形头、圆盖形头、方牌形头、鸡形头、四阿屋顶形头6种。

是笄的发展,同样起固定发髻之用。是古人用来绾定发髻或冠的长针。在前端加以纹饰,雕刻成植物(花草)、动物(凤凰孔雀)、吉祥器物(如意)等形,并可用金、玉、象牙、玳瑁等贵重材料制作,工艺也愈发丰富,有錾花、镂花及盘花等。

在中国古代,簪钗还常被用于男女间定情的信物。皇宫贵族的女子可以用珍奇的材料做发饰,而一般小户人家只能戴荆钗(荆条编织的发钗),我们在文言文中所读到的“拙荆”便是古代男子对外人称自己的妻子的谦词。秦汉以后,笄称作“簪”。可用金属,骨头,玉石等制成。后来专指妇女绾髻的首饰。簪是古代妇女发型中最基础的固定和装饰工具。擿,簪股,将头部做成可搔头的簪子,所以俗称为搔头。阴商时期的古人就开始用簪了,簪的用途有二:一为安发,二为固冠。簪在古代是男女通用的,杜甫有诗“白头搔更短,浑欲不胜簪”

皇帝在节日里赐给大臣的礼物通常是簪。古代时规定罪犯不许带簪,就是贵为后妃如有过失,也要退簪。因为簪还象征着尊严。

东方妇女梳各种发髻必不可少的首饰就是簪子。通常妇女喜欢在发髻上插饰金、银、珠玉、玛瑙、珊瑚等名贵材料制成的大挖耳子簪、小挖耳子簪、珠花簪、压鬓簪、凤头簪、龙头簪等。簪子的种类虽然繁多,但在选择时还要根据每个人的条件和身份来定。

(水晶龙头簪)

(文物:宋代鎏金 男子发簪长19CM 簪头直径1.5CM)

钗 钗,笄属(也就是钗属于发簪)。本只作叉,此字后人所加。由双股或多股的长针交叉组合成的一种首饰,一般以珠翠和金银合制成花朵或其他造型的发钿,连缀着固定发髻的长针,使用时安插在双鬓。用来绾住头发,也有用它把帽子别在头发上。

钗不仅是一种饰物,它还是一种寄情的表物。古代恋人或夫妻之间有一种赠别的习俗:女子将头上的钗一分为二,一半赠给对方一半自留,待到他日重见再合在一起。

隋代发钗作双股形,有的一股长一股短,以利方便插戴,湖南长沙隋墓曾出土银质镶玉的发钗,钗首作花朵形,名为钗朵。中晚唐以后,安插发髻的发钗钗首花饰简单,另有专供装饰用的发钗,钗首花饰近于鬓花。

钗与簪是有区别的,发簪作成一股,而发钗一般作成两股。

步摇步摇则起源于先秦时期,是古代妇女的一种首饰,取其行步则动摇,故名。其制作多以黄金屈曲成龙凤等形,其上缀以珠玉。六朝而下,花式愈繁,或伏成鸟兽花枝等,晶莹辉耀,与钗细相混杂,簪于发上。古代妇女附在簪钗上的一种首饰。一般形式为凤凰、蝴蝶、带有翅膀类的,或垂有流苏或坠子,走路的时候,金饰会随走路的摆动而动,栩栩如生。

《释名·释首饰》:“步摇上有垂珠,步则摇动也。”

(南唐-金镶玉步摇)

(石榴石镀金步摇)

 华胜华胜,即花胜。古代妇女的一种花形首饰,通常制成花草的形状插于髻上或缀于额前。

但华胜的位置是一定的。就是《释名·释首饰》所说的,“蔽发前为饰也。”

【原始的玉胜作何形状,现已无从稽考,秦汉以后的玉胜,在考古发掘中还能看到,甚至在国外也有出土。汉魏时期,妇女戴胜的现象十分普遍,制胜的材料也有多种。用金制成的称‘金胜’;用玉制成的称‘玉胜’;用布帛制成的称‘织胜’;胜上饰有花纹的便称‘花胜’。

在江苏南京的一座明墓里曾出土一枚方胜,是由两个菱形叠压相交组成的饰物,有连绵不断的吉祥寓意。另,浙江衢州南宋墓也出土了两件方胜,其形制也与此相同,惟以蓝色玻璃制成。】

(金方胜)

钿[diàn]子用金,银,玉,贝等做成的花朵状装饰品。

钟广言注:“钿花:用贵重物品做成花朵状的装饰品,如金钿,螺钿,宝钿,翠钿,玉钿等。” 

簪钗是用来绾住头发的,而花钿直接插入绾好的发髻起装饰的作用。

(金花钿)

看了这么多,现在你能分清各个首饰的区别了吗?

其他推荐:

适用于疫情有关的诗词佳句

一些冷门且优美的诗词(适用于写作文)

情人节,如何浪漫的送礼

客服微信:290162017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