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我们

勃生元招商代理

新哥:290162017

【走进中药】-五味子-知源中医

发布者:勃生元官网发布时间:2023-10-17访问量:143

查看更多中药信息:

知源中医-中医学习好帮手-中药大全​www.zhiyuanzhongyi.com/traditional

药品名称:五味子 [wǔ wèi zǐ]

始载于:《神农本草经》

别名:无

性味归经:酸、甘,温。归肺、心、肾经。

功效:收敛固涩,益气生津,补肾宁心。

药材简介:五味子,中药名。为五味子科五味子属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sis(Turcz.)Ball或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.et Wils.的成熟果实。具有收敛固涩,益气生津,补肾宁心的功效。主治久咳虚喘,自汗,盗汗,遗精,滑精,久泻不止,津伤口渴,消渴,心悸,失眠,多梦。

用法用量:煎服,2~6g。

注意事项:外有表邪,内有实热,或咳嗽初起、痧疹初发者忌服。

应用:

1.治肺虚久咳:配罂粟壳同用,如五味子丸(《卫生家宝方》)。

2.治肺肾两虚喘咳:配山茱萸、熟地、山药等同用,如都气丸(《医宗己任编》)。

3.治寒饮咳喘证:本品长于敛肺止咳,配伍麻黄、细辛、干姜等,如小青龙汤(《伤寒论》)。

4.治自汗、盗汗者:配麻黄根、牡蛎等同用。

5.治滑精者:配桑螵蛸、附子、龙骨等同用,如桑螵蛸丸(《世医得效方》)。

6.治梦遗者:配麦冬、山茱萸、熟地、山药等同用,如麦味地黄丸(《医宗金鉴》)。

7.治脾肾虚寒久泻不止:配吴茱萸同炒香研末,米汤送服,如五味子散(《普济本事方》);或配补骨脂、肉豆蔻、吴茱萸同用,如四神丸(《内科摘要》)。

8.治热伤气阴,汗多口渴者:配人参、麦冬同用,如生脉散(《内外伤辨惑论》)。

9.治阴虚内热,口渴多饮之消渴证:配山药、知母、天花粉、黄芪等同用,如玉液汤(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)。

10.治阴血亏损,心神失养,或心肾不交之虚烦心悸、失眠多梦:配麦冬、丹参、生地、酸枣仁等同用,如天王补心丹(《摄生秘剖》)。

相关配伍:

1.与罂粟壳配伍,治疗久咳肺虚无痰者;

2.与人参、麦冬配伍,益气生津,治疗热病后期气阴两伤;

3.与人参、麦冬、酸枣仁等配伍,养心安神,治疗阴血不足,心失所养所致的失眠、健忘等。

性状:

本品呈不规则的球形或扁球形,直径5~8mm。表面红色、紫红色或暗红色,皱缩,显油润;有的表面呈黑红色或出现"白霜"。果肉柔软,种子1~2,肾形,表面棕黄色,有光泽,种皮薄而脆。果肉气微,味酸;种子破碎后,有香气,味辛、微苦。

鉴别:

(1)本品横切面:外果皮为1列方形或长方形细胞,壁稍厚,外被角质层,散有油细胞;中果皮薄壁细胞10余列,含淀粉粒,散有小型外韧型维管束;内果皮为1列小方形薄壁细胞。种皮最外层为1列径向延长的石细胞,壁厚,纹孔和孔沟细密;其下为数列类圆形、三角形或多角形石细胞,纹孔较大;石细胞层下为数列薄壁细胞,种脊部位有维管束;油细胞层为1列长方形细胞,含棕黄色油滴;再下为3~5列小形细胞;种皮内表皮为1列小细胞,壁稍厚,胚乳细胞含脂肪油滴及糊粉粒。 粉末暗紫色。种皮表皮石细胞表面观呈多角形或长多角形,直径18~50μm,壁厚,孔沟极细密,胞腔内含深棕色物。种皮内层石细胞呈多角形、类圆形或不规则形,直径约至83μm,壁稍厚,纹孔较大。果皮表皮细胞表面观类多角形,垂周壁略呈连珠状增厚,表面有角质线纹;表皮中散有油细胞。中果皮细胞皱缩,含暗棕色物,并含淀粉粒。

(2)取本品粉末1g,加三氯甲烷20ml,加热回流30分钟,滤过,滤液蒸干,残渣加三氯甲烷1ml使溶解,作为供试品溶液。另取五味子对照药材1g,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。再取五味子甲素对照品,加三氯甲烷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,作为对照品溶液。照薄层色谱法试验,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μl,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,以石油醚(30~60℃)-甲酸乙酯-甲酸(15:5:1)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,展开,取出,晾干,置紫外光灯(254nm)下检视。供试品色谱中,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,显相同颜色的斑点。

客服微信:290162017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